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大江奔流千帆竞——写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之际

2020-06-03

2020-06-03 14:09

    初夏时节,太湖荷花初绽,雁荡雾接层云,皖南田园似锦……丰沃的长三角,处处生气勃勃。

  从上海到瓯海,大都市圈和特色小镇穿成“链”、铺成“扇”,搭起产城融合新平台;从马鞍山到舟山,江海联运通达八方,铁路公路纵横交错,沪苏浙皖“一体化”不断推进、“走出去”更加便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处处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如何加强互动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哪些进展?

  “先手棋”“突破口”成效明显,“一体化”全面推进

  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公布。方案指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其战略定位是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一年来,这一“先手棋”“突破口”成效如何?“实现了地理破界、资源破界,让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

  示范区的制度创新,重在一个“融”字。

  5月28日上午,上海青浦区东航路改建工程工地上,项目经理姚侹大声为工友们加油:“再有2公里,就能接上吴江康力大道了!”

  接上这条路,从吴江汾湖高新区到上海的距离可缩短5公里,汾湖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骆薇薇为此欣喜不已。“上海的空港运输将为我们的物流带来极大的便利。公司正加紧建设硅基氮化镓芯片项目,要借助长三角半导体产业基础,牵起跨省产业链。”

  站在苏州吴江汾湖高新区康力电梯288米试验塔上俯瞰,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初见雏形,吴江区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吴志祥极目远眺:“往后,上海虹桥商务区、张江科技园,都是咱招商引资的大靠山!”

  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正加速融合。得益于三地企业资质互认,今年5月,仅用一天时间,原苏州石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就完成了由吴江迁至上海青浦的所有事项。

  示范区的发展质量,追求一个“绿”字。

  太浦河像一条纽带,把吴江、嘉善、青浦串在一起。吴江汾湖湾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沈晓华说,以往水葫芦从上游漂到下游,淤在哪哪倒霉。“现在三省市联治,水越来越清。”

  这股清水滋养了吴江汾湖,浙江企业来岸边规划起康养文旅科创小镇;这股清水流过嘉善姚庄镇,杭州商旅集团来此投资建设“五彩姚庄田园综合体”。打造生态品牌,水乡引来一只只“金凤凰”。

  张忠伟说,目前,示范区已推出国土空间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落地20余项财税、金融等政策;接下来还将在土地、投资等多方面酝酿更多改革。

  示范区一马当先,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快马加鞭。

  一年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寻求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过去以调集省内科创资源、服务省内企业为主的江苏产业研究院,如今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开展密切合作,为长三角重大战略研发和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截至今年4月底,产研院已在先进材料、能源环保等五大领域转化4500多项科技成果,服务长三角企业1万多家,实现研发产业产值200亿元。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支撑长三角高效联通的,除了加紧建设中的海陆空运输网,还有一张看不见的“工业互联网”。

  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千里之外的工业机床操作过程在屏幕上纤毫毕现,展现了大规模工业互联网成为智能制造“新引擎”的美好前景。“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与长三角一体化网络建成后,将服务逾千家企业,加快我们迈向‘中国创造’的步伐!”实验室未来网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晨说。

  浙江35万家企业“上云”;安徽引导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线下资源线上配置;上海机床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远程体检……这张聚能、释能的“大网”,助力长三角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速奔跑!

  ——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临港行政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往来洋山港和保税区的“车辆”光点不停地闪烁移动,轻点鼠标,车上货物信息一目了然。

  这里,大通关一体化在提速。货物通关“一站通办”、全程追溯;60多个委办局、1200多个事项接入,悄无声息实现全链条监管。

  这里,“走出去”步伐在加快。上港集团副总裁张欣介绍,目前上海港与苏浙皖省港集团“手拉手”,加大江海联运力度,提升长三角港口群发展能级。

  一年来,长三角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长三角更美了——省际联防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做深做实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描绘一幅“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的锦绣画卷。

  长三角更“暖”了——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共享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随着一项项民生任务加速落实,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释放一体化红利,稳住经济“底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长三角一些地区和企业带来较大冲击。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长三角三省一市充分发挥区域合作机制优势,精准衔接、相互赋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大家迅速筑起联防联控的共同防线,搭起复工复产的协同平台,推动企业生产运转起来,让整个区域经济活跃起来,更好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孟刚说,长三角释放一体化红利,稳住了经济“底盘”,兜牢了民生“底线”。

  “一体化”拉动投资,为长三角开拓经济增量。

  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真热闹!长东片区,大东吴青创园打下第一个桩基;新区工业园区,投资60亿元的5G通信元器件项目开始厂房装修;生物医药产业园,“德普斯”高端医疗器械项目设备进入后期调试。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南太湖新区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4个,七成以上项目来自长三角地区。

  “一体化”整合市场,助力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绍兴市努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和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目前累计接洽集成电路产业项目61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说,2019年该市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2020年可达300亿元。

  “一体化”对接资源,为稳企稳岗提供支撑。

  在苏滁现代产业园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站在满负荷开工的汽车零配件生产线面前,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兴对记者说,虽然近两年汽车行业增速放缓,但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土地财税政策优惠,帮助公司经营逆势上扬。“两条生产线下个月投产,还得招400名技工。园区帮我‘上规模’,我为滁州‘保就业’。”张伟兴笑着说。

  “我们与苏、浙等省建立劳务对接协调机制,结合长三角企业用工需求整合本市职业技术教育资源、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安庆市市长陈冰冰说,今年受疫情影响,当地居民外出务工时间有所延后,但长三角地区企业仍吸纳安庆市人员就业49万余人,带动转移就业效果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合计4.98万亿元,占当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虽然三省一市GDP增速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均低于全国水平。

  “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激发了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合肥市市长凌云认为,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长三角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改革开放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改革开放,成就了长三角今天丰饶富庶的“家底”、海纳百川的气度。长三角一体化顺利推进,靠的依然是改革开放。

  “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束缚,更大胆地闯、更大胆地试、更自主地改,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探新路。”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说。

  ——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激发生产力。

  根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给出的任务书、时间表,长三角三省一市目前已在交通能源、科创等12个领域展开合作,并聚焦交通互联互通、环境整治等7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制度政策,为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打下基础。

  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让人才、资本、技术自由流动。

  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座20多层的人才大厦正拔地而起。“这里将面向长三角聚集人才、孵化项目,并提供安居基本公共服务。”嘉兴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利众表示,要把大厦建为海内外人才的歇脚处、中转地和加油站。

  长三角资本、技术市场一体化也在提速。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成立一年多来,已建立了覆盖长三角3200余家企业的储备库。及时筛选、推荐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技术市场相互间合同输出共计14128项,合同金额近431.93亿元。

  几年前,谁都想不到,一条完整的量子通信创新链,会在“错位”中诞生:上海市组建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率先掌握空海量子通信技术;南京大学在超导量子计算和模拟基础研究方面实现突破;浙江阿里巴巴达摩院完成第一个可控量子比特的研发工作,获得量子芯片全链路能力;安徽省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对引力诱导量子退相干模型的卫星检验……长三角地区各方面相互协同,连链成势。是巧合?不!是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释放科技生产力!

  ——优化营商环境,争当服务市场主体的“店小二”。

  浙江湖州吴兴区妙西镇竹山茶海间,掩映着慧心谷绿奢度假村的主体建筑和散落开来的63栋别墅。一些上海、江苏游客,常驱车来此休闲。

  度假村联合创始人杜永平来自上海,他感叹:“如果不是浙江省根据度假村特点,搞‘点状供地’,我们哪有可能流转这山前、山后的百十来亩坡地。”他说,疫情防控期间当地政府部门两天一个电话,“隔山隔海也要把优惠政策讲到位,暖心啊!”

  “店小二”精神,如今已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部门的标配。“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梗阻、解难题,长三角争先恐后。

  滚滚长江东入海,见证多少风云变幻。她的两岸,从未像今天这样风光无限。开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局面,长三角人正你追我赶,奋力前行!(来源:《人民日报》6月3日)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

邮编:710021

电话:029-86173217

Copyright © 2019-2024 hjc667黄金城 - 澳门黄金城网址hj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